2005/05/16 | 漫谈教师的爱
类别(教育散思) | 评论(0) | 阅读(56) | 发表于 23:20

在现实的教育中,经常可以看到和听闻一些发生在校园里的教师伤害学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往往是由于教师缺乏爱或对爱的误解而造成的。这里,我想由此一点推而广之,谈一谈关于教师之爱的一点随感。
爱是人类最崇高的精神境界。因为有了爱才有和睦融洽的人类社会,才有其乐融融的家庭,才有同甘共苦的朋友之情。爱,在我们的社会中无处不在,弥散在空气中,亲抚着我们的每一寸肌肤。作为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就更需要具备爱的高贵品质,有着崇高的爱的精神能够做到爱自己、爱学生、爱社会。
爱自己,使教师能够爱自己的职业,对前途和理想保有沉稳而深刻的情怀,以百倍的精神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钻研教材、参与教改,发挥创造精神,不断探索;爱自己,使教师能够处处注意自己的身份,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爱自己,使教师能够坚持求真求实的精神,敢求真,作真人,保持自己的个性;爱自己,使教师能够有百折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面对困难和问题执着坚定,以对教育的虔诚之心去克服万难。爱自己,使教师能够善待自己,用法律和正义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使自己免受无谓的伤害;爱自己,使教师能够推己及人,更好的去爱学生、爱社会。
爱学生,使教师能够不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对立一面,让自己保有一颗烂漫的童心,理解学生,爱护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爱学生,使教师能够真正做到教育过程的民主和平等,充分培养和发扬学生的个性,驱除优生、差生的偏见,让没一个学生都充分发展;爱学生,使教师能够以宽容博大的襟怀容纳学生的一切,以严父慈母的情怀教育学生,远离教育暴力,为学生提供安全平和的成长环境。
爱社会(包括爱他人),使教师能以积极的态度认识、了解社会,以敏锐的目光关注社会,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社会改革的动向,溶入自己的教育中,为学生提供正面、积极的教育内容;爱社会,使教师能把这种积极的心态投射到对学生的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积极态度;爱社会,使教师能够以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己任,关注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要求和教育策略;
难以想象,一个缺乏爱的教师能以百般热情倾注于教育事业,能在教育战线上做出骄人成绩,能培养出充满爱心的学生。教师的精神体现在于爱,爱自己、爱学生、爱社会,这不正是教师精神至高无上的境界吗?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