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安徽-淮南
性别:先生
最后登录:2010-07-07
http://junhel.5d.cn/
没有情趣的人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5/05/16 | “野性”背后是“个性”
类别(教育散思)
|
评论
(0)
|
阅读(28)
|
发表于 23:07
表面上看,中国的教育好像使学生身上少了许多“野性”的因素,中国学生大多驯良、温顺、循规蹈矩;面对众多宝贵娇嫩的独生子女,学校也怕学生的身体受到损伤引起不必要的家校纠纷而小心翼翼,更愿意安排一些娱乐性活动。但透过这种现象稍作分析我们会发现,中国的教育并不是“贵族化”教育,学生缺乏“野性”的背后是本质上缺少“个性教育”。
西方的贵族学校以英国为代表,诸如伊顿公学、圣保罗公学等,这些学校多为私立,设备条件优越,学费昂贵,采用寄宿制,对学生的身份限制十分严格,主要是贵族与大资产阶级中极其富有人家的子弟才能入学。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也办起了一些设备条件优越,学费昂贵,采用寄宿制的“贵族学校”;许多公办学校也向着提高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环境的方向努力,好像是在朝着一条向西方学习的“贵族化”教育发展。但实际上,这顶多只能算是“形似”。
西方的贵族学校明确是以培养未来的统治阶级服务的,非常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出“绅士教育”思想的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所谓“绅士”,指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实业家,这种人既具有封建贵族的道德,礼信和风度,又具有新兴资产阶级的开拓精神和实际活动能力;既要有强健的身体和合乎高贵身份的习惯,又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在他那里,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德行是首要的,而学问是辅佐德行与智慧有效的手段。洛克主张让儿童从小学会吃苦耐劳,锻炼儿童的意志,培养儿童的性格、名誉观念、羞耻心和克制能力,提出不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要重视儿童的兴趣等等,明显体现了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思想元素。
而我们的学校教育虽然也一直都在提倡全面培养学生素质,但长期以来由于都是把考试与升学作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之核心,造成了实质上的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忽视体育的状况。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必然就主要以知识传授为己任,以升学考试为主要目标,忽视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另外,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还正处于一个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人口与就业的矛盾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十分突出。鉴于这种压力,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有一席生存之地,家长和学校迫使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兴趣班、能力班、素质班的学习,是他们负担沉重,少有发展自己个性的空间。
总之,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只要以升学考试为评价核心的体制不根本改变,那种“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假象就不会打破;我们的学校和家长也就不敢去让学生去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在负担沉重的学生身上也就无法看见我们所期望的那种“野性”。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在名目繁多的“××教育”队伍中再加上一条“野性教育”,我们其实需要的是把科学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彰显自己独特的个性。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284]
教育散思
[47]
读书有感
[7]
信手摄来
[7]
边读边记
[9]
心猿意马
[65]
英语学习
[29]
我的收藏
[53]
我的流水账
[12]
教育网摘
[39]
我的家乡
[5]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