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5 | “笑说淮南”之二
类别(我的收藏) | 评论(0) | 阅读(37) | 发表于 10:52

秦军见久攻郢都不下,就使用了围城这一招,这让淮南的军队很快就丧失了战斗力,楚国很快就灭亡了,
说起来,秦国能够统一当时的中国,楚国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据史料记载,楚国前后共灭亡了61个国家,可以说是当时最强的国家,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秦国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在楚国向四方征讨的时候,秦国默默地发展着自己的力量.在秦国强大的同时,楚国却走上了下坡路.张仪用计谋使齐楚交恶,屈原被逼跳江自沉,黄歇含冤而死,等等一切,既有秦国用计的结果,也有楚国内部的纷争,使得有800余年历史的楚国,敢于问周天子九鼎的楚国,有敢讥刺孔夫子的隐者存在的楚国,有敢于不理会周王室封号而自立为王的骄傲历史的楚国,有"荜路蓝缕,以启山林",自荆山走出的楚国,有敢于问天,招魂的气魄的楚国,在定都于寿春19年以后,灭于秦.时为公元前223年.
楚国灭亡了,但是楚国人还在,淮南人还在.楚国的遗民南公就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斗争的号角,这是胜利的预言!
秦统一全国后仅仅12年,第一支由楚人陈胜,吴广率领900人开始反抗暴秦,不久以后,楚人项梁,项羽起兵抗秦,楚人刘邦抗秦.当时在郢饱受秦军屠戮的淮南地区,也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淮南军由于骁勇善战,很快成为抗秦的主力军队之一,担负统帅的就是当时的九江郡的英布.
英布生年不详,出生地离淮南倒不远,就在六县,相当于现在的六安。楚国迁都到郢以后,英布老家有很多人也搬迁到了淮南一带,毕竟那里是首都,相对容易讨生活。英布从小就不是好孩子,偷鸡摸狗地干了不少坏事,混久了也就有了黑社会的性质。秦国灭楚后,开展了“严打斗争”活动,很快就把英布给抓起来了,对他的审判到是既公正又合法:先是上了“黑京刑”(字库里没找到这字,是黑旁加个京,抱歉),然后就给发到关中给秦始皇修陵墓去了。
好歹英布也是出来混过的,虽然终有一天要还,但是没想到自己会倒霉到这个程度。以前虽不是花天酒地,起码有鸡有鱼有酒喝,现在呢?干的是重体力,喝的是玉米糊糊,上面是毒日头,下面是皮鞭伺候,这日子没法过了。英布就拉了几个和他一道犯事的哥们,策划并实施了一次武装越狱。
越完狱跑出来,大家就合计到什么地方去混,英布开始想回六县,但是考虑到秦国公安部也不是吃素的,指不定哪天就被抓起来“喀嚓”了,索性一横心:老子当土匪去!反正在老家干的也是和土匪差不多,专业比较对口,业务比较熟悉,起码还有肉吃!!
当土匪也不是说当就当的,各地混黑道的早把地盘划分好了,要是去抢山头,搞不好兴许自己就被别人给吃了黑,送到官府换赏钱,运气好还能捧个好市民奖,和郡县长官合图留念。看来只有投奔这一条道了。经过仔细的考虑,英布决定去投靠当时最大的土匪----陈胜和吴广。
现在咱们管陈胜和吴广叫起义军,其实他们那会儿和土匪差不多。起兵不是为反秦,就是想抢个地盘;没有什么纲领,不会发动群众,也没有坚固的根据地,打家劫舍的次数比和官军打仗还多。武器是棍棒,矛戈很少,弓箭更少,没有攻城武器,所以很快就被秦军打的惨不忍睹。更要命的是,两位主帅自己还掐起来了。
英布看看再混下去自己都可能会被搭进去,赶紧脚下抹油,另寻靠山。这一次他不找土匪了,改找地主。他看上了项羽。
项羽是楚国的贵族后裔,所以师出有名,彭城是他的老家,所以有稳固的大后方,军纪严明,有极高的军事素养,跟着这样的老大,吃不了亏。所以英布一见到项羽就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哥,俺可找到组织了!
组织对英布也是极其信任的,项羽让英布先带一支队伍回老家,一方面是让他风光风光,一方面也可以拉点人马。英布就回了六县。六县当时是属九江郡,郡治就是在郢,也就是楚国 的最后一个首都。英布到老家后,找亲戚寻朋友,很快就扩大了队伍。当他知道郢有很多自己的亲戚后,他又带兵到了郢。
那时郢被秦国收拾得够呛,郢是楚国的亡都,心怀故国的人很多,而且打郢的时候秦军伤亡很大,所以在统治上也是很高压的,老百姓的罪就受大了。英布一到,淮南人一打听,敢情这英布的老大是楚国的项羽啊,那没说的,反正这秦国的顺民是没法当了,咱也跟着英布闹吧!呼啦啦就有好几千人都投了军了。
英布看到这么多的人加入队伍都快乐疯了:想当年老子混黑道,手底下只有那十几个人七八条枪,让那秦军追得慌,现在居然有了上万人的队伍,哈哈,看来项羽是个好靠山啊!!
英布把队伍拉回项羽的大本营,去找项羽报告:大哥,俺拉杆子回来了。项羽很激动:兄弟啊,现在这社会缺什么?人才!你就是人才啊!这一万来人就归你管了!英布直客气:大哥你这是什么话,都是楚军,什么你的我的啊!项羽更激动了:好兄弟啊,你这话暖人心啊。哥哥先给你粮食军械,你先训练他们吧。这队伍,以后就是你的了,名称就叫“淮南军”吧!!
淮南军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其实这淮南军根本就用不着什么训练,你想,十几年前刚打过楚郢攻防战,老兵一帮一一对红,就把子侄们教会了,新兵来源大多是原楚国现秦国矿业集团的,力气本来就不小,又是常年在地下拿命去博的,胆量远非一般人能比,战斗力能低下吗?再说了,那十几年秦军也无意中给淮南军做培训呢。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是一点也不假的,秦军的统治太残暴,淮南人怎么也要折腾一下。英布没来以前,淮南人流行打闷棍,劫道,下蒙汗药,专拣秦军下手。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现在淮南有句土话,叫“背麻袋”,意思是偷女人。这是历史沿革把原意给改了。在秦朝那会儿,淮南人看见有秦军落了单,打后面掩上去对后脑就是一棍,然后把不知道是死是活的倒霉蛋向麻袋里一塞,再填上几块石头,背到沟边就给扔水里了。那为什么不叫“打闷棍”呢?秦军也不是傻蛋,在路上看见俩人背一麻袋远远过来了,就吆喝一声:尼俩干吗来?那淮南人能说“俺是打闷棍的”吗?就说:老总,俺是背麻袋的。秦军一楞:尼俩背甚麻袋来?淮南人就说:俺俩是挖煤背麻袋的。那秦军就明白了:额,额,纳尼俩就走咧。那俩淮南人就背着麻袋里的秦军,跑到安丰塘,“一,二,三”,那秦军就沉了底了。您要是不相信,到山东枣庄一带,也能听到“背麻袋”,不过麻袋里装的不是秦军,而是日本鬼子。

明白了淮南军的强项,您再看《史记》,就能知道为什么英布和淮南军总是担任袭扰任务了,实在是职业习惯啊。所以淮南军是有史可查的历史上第一支游击队。英布就带着淮南军到秦军的地盘去了,秦军在前方扫荡,英布和淮南军就在秦军的后方扫荡,当秦军掉头打算对付淮南军,项羽就出来拣洋落,没几年秦军就发现了:尼个香羽和影布环挺难搞滴来!
所以秦军就把章邯给派来了。当时项羽正忙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就找到英布:兄弟啊,你先帮哥哥顶会。英布差点没哭了:哥啊,俺的淮南军打了几年,早累坏了啊。项羽也掉眼泪了:兄弟啊,哥哥知道你难,淮南军难,可是我现在能派的只有你了,就帮哥哥一把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英布一咬牙:得,拼着俺这几万淮南军不要了!出发!
淮南军连夜奔波几百里,和章邯对上了。
章邯压根没把英布放眼里:你小子不就是一个给皇帝修坟头的吗?爷当年还是监工呢!不过他倒不敢小看了淮南军,当年章邯也参加过攻打郢都,知道淮南人不好惹,玩起命来比疯狗还厉害,所以他下令:不许轻战!
章邯是说不要轻易出战,底下的军官没明白,还以为是不要轻敌,得,那咱不轻敌,打还是要打的。就有人去向英布挑战了。

英布憋着一肚子气:我给你章邯的皇帝修坟头,你不给我个高级工程师的职称和待遇就算了,起码也不能老拿鞭子抽我啊,好,今天咱们就把老帐给清了.他手下的淮南军也是压不住火气:当年打郢都,灭楚国,老小子章邯都有份,把咱淮南的老百姓杀了多少啊,不能放过他.打今儿起,咱们不干那拦路抢劫秦军物质的事了,咱们就和章邯硬碰硬的干了!那士气,就象淮南的煤炭被浇上桐油再扔上一把火一样,熊熊地燃烧起来了.
淮南军正运气呢,就有人来报告秦军挑战来了.英布下令:出击!
秦军摆好阵型,刚要讨敌叫阵,就看见淮南军的寨门打开,一万多人默不做声一溜狂奔就扑到秦军的面前了,连个招呼都没打,举起家伙就向秦军脑袋上招呼.为首的秦将还纳闷呢:乍的摸,乍的摸,一把锄头就砸他脑袋上了.秦将一面从马上向地上掉,一面还嘟囔:尼闷淮南句乍打滴仗摸!
淮南军后面的英布也糊涂了:怎么回事?我这还没小螺号滴滴滴吹,全军都上去了,哎,说你呢,你个炊事员抡着马勺上去是怎么回事啊!!还没等他弄明白,就看见秦军有马的有车的全跑的没影子了,就剩下一票淮南军在弯腰扒拉秦军死尸的口袋呢.
章邯接到败报差点没把高血压气成脑血栓:合着你们一万多人出去连句话都没和人家说就被揍回来了啊,你们手里的家伙是摆设啊!章邯就跑到了望塔上去,向淮南军营望去,只见那就是一道土围子当界墙,立刻就有了主意:明天先用四百车乘冲击淮南军的围墙,然后五千骑兵做第二道攻击,随后步兵冲锋,我就不信他那土墙能抵挡住!!
第二天,秦军吃饱喝足,拉开架势就向淮南军营进发,缓缓逼近到离军营三里远近,淮南军还是毫无动静.就有那聪明人向秦将提醒:不会是淮南军有什么埋伏吧?秦将一撇嘴:你知道什么?就算是有埋伏,那也只能对付步兵,我那车乘在我们秦朝就相当于两千年后的坦克,你见过拿AK-47的敢和坦克叫板的吗?聪明人一楞:将军,嘛叫躺渴?嘛又是爱开司机?秦将翻翻白眼: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额就不勒一和尼这摸文化的说话!!
秦将大手一挥:进攻!!!!!
四百车乘率先发动,开始时速度不高,但是慢慢加速,越来越快.骑兵紧随其后,巨鹿的黄土渐渐在马蹄和车轮下翻扬起来,很快就把黑甲的秦军包裹住,在高地上的秦将远远望去,只见一条黄黑相间的苍龙以雷霆万钧之势向着仍然静悄悄的淮南军营压去.秦将和每一个秦军的士兵都知道,就在一刹那之后,那一道土围将被秦军的强大力量所粉碎,土围后的淮南士兵也将被碾做灰尘.
黄土弥漫了天空,挡住了秦将的视线,呼喊震耳欲聋,屏蔽了秦将的听觉,只看到无数兵器上发出的寒光在向淮南军的营盘逼近.秦将满意地叹了口气:看来回去后可以打个报告,申请管理员加个精,再把自己的爵位提一级,置个顶了.
秦将正打算让步兵的弟兄出发去收拾一下淮南军的尸体,突然一骑从前方狂奔而来,一面跑一面带着哭音大喊:将军,将军,额闷败咧,额闷败咧!!!
秦将大吃一惊,急忙站在马背上向前方望去:渐渐消散的黄尘宛如拉开了一个可怕的大幕,原本平坦的平原上突然出现了几百条深沟,那四百车乘和几千匹战马都陷了进去,只有很少的,排在后面的战马和它的主人才勉强拉住缰绳,没掉到深沟里去.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出现了无数身穿红色衣甲的淮南军手拿利斧,或是紧握矛戈,向着坑里的秦军又捅又砍,惨号声在巨鹿的上空不停回荡.
秦将的脸都吓白了,好不容易忘记的关中腔又回来了:乍滴摸,乍滴摸,乍滴就成乍固样了咧!!
旁边一个当年也在秦地挖过煤的士兵倒是看出门道来了:原来淮南军中那些同样是挖煤的同行早就在军营前的地下挖好了又深又宽的大洞,在洞顶用木头做为支撑,平时骑兵和车乘从上面走毫无影响,但是只要淮南军用绳子绑好做支撑的木头用力一拽,木头立刻就会脱落,上面的土层立刻就会崩塌,把原来的平地变成深沟,正在全速奔驰的秦军车乘和骑兵就会掉进深沟,然后淮南军从隐蔽处蹿出来,用砍木头的斧子和做兵器的矛戈对摔得天昏地暗的秦军大开杀戮.
此役,陷马坑正式步入中国长达2000年的战争史,死于陷马坑的士卒和军官无从计数.后来从三国的姜维到清朝的曾国藩,都把这一战术延伸为地道做战,或暗施突击,或埋藏炸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轴心双方更是大举挖掘地道,甚至有双方挖通地道的奇闻.抗战期间,我中国冀中人民更是将淮南军的遗意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开展了地道战.为世界各国的军事部门大力研究.
不久,在中国矿业史上,斧子工和架子工正式成为推动挖掘技术发展的强有力支柱.
那位失败的秦将最后自杀,遗言是:额对不起兄弟咧,是额把尼闷带沟里的俄!!
刘邦立汉以后,先把淮南封给了英布,不久又把英布给灭了。刘邦坐在淮南王府里,一面喝着六县的瓜片,一面满意的叹了口气:总算把那些老兄弟都给宰了,等我的儿子当皇帝的时候,就再也没有恃功而骄的权臣和他为难了。
刘邦知道淮南是个难管的地方,就派了他的儿子刘长去当淮南王,刘长没多久就薨了,刘安就成了第二任老刘家的淮南王了。
当时的淮南的面积比现在大多了,东到今凤阳、滁县,西到河南唐河,南至巢湖、肥西,北到淮河,都城建在寿春。山川秀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文化发达,可谓人杰地灵。 刘安这人挺聪明,好学习,从小就是好学问,就是不爱运动,读个书弹个琴什么的都挺在行,但是骑马打猎什么的就不行了。这一方面是天生的爱好,另一方面也是打小就见识了刘邦爷爷和吕雉奶奶的毒辣手段,所以一直胆小,安分守己的过日子,当个太平的淮南王。
当时的淮南军建制早就撤了,淮南人好不容易不打仗了,就齐心协力地奔小康,于是挖煤的挖煤,种地的种地,放牛的放牛,烧窑的烧窑,大家热热闹闹过起日子来了。刘安也知道淮南的老百姓不好惹,本来退伍的士兵就多,民风又强悍,家家都有退役的兵带回来的武器,就是没有的,随便找个楚墓刨开了就能掏出几把剑出来,所以不能逼急了,一般不收什么多余的税,老百姓还挺喜欢刘安的。
刘安没事也好到民间去转转,看看这家的房子,抱抱那家的孩子,还和乡民唠嗑:大爷,你家今年种的什么啊?那大爷就说了:俺家今年种黄豆。啊,种黄豆好啊,皇帝的土地种黄豆,好口采啊,不过这黄豆怎么吃啊?那大爷就说了:炒呗,炒熟了给孩子当零食吃。刘安闻着挺香,一高兴就说:大爷,你也给我一把炒黄豆我尝尝。大爷说:您要喜欢,那盆里有的是,您随便抓。刘安更高兴了,啊,还是我的子民好啊,你看多豪爽啊。刘安就抓了几把黄豆揣兜里走了。刘安刚走,老头“罗罗罗”就叫上了。叫什么呢?吆喝猪呢。猪一围上来,老头就把炒黄豆全倒猪食盆里了。这倒不是老头埋汰人,而是当时黄豆没什么用,当不了干粮,炒着吃偶尔一回挺香,可是要是吃多了再灌瓢凉水,能把人肚子涨得好几天缓不过劲来,所以只好喂猪。那为什么不种别的呢?因为淮南出煤,那时也没什么防护措施,经常有塌方,好多人没等到上面的人把通道挖开就活活饿死了。所以下井的都会带点黄豆,万一塌方把自己陷进去了,那炒黄豆就凉水能顶个十天半个月的,所以淮南的老百姓就都种点黄豆 。
这刘安揣了一兜炒黄豆,一边嚼得咯崩脆一边就回王宫了,也搭着他从小锦衣玉食惯了,乍一吃到这味儿,觉得挺好吃,没歇气就把那一兜炒黄豆全吃完了。回到家觉得渴,喝了两杯茶,这肚子就开始闹腾了。
王妃一听说老公不舒服,赶紧就过来了,一看刘安那肚子跟怀了八个月孕似的,当时连脸都吓绿了,急忙就叫医士。医士号了半天脉,转头对王妃说:王无恙,唯积也。王妃对着医士的脸就是一耳刮子:你他娘的少拽文,我是文盲我听不懂,你就说点人话吧。那医士捂着脸心里话你这王妃才嫁到淮南几年,怎么就把淮南女人打架的招数全学会了啊,嘴上还得说:大王没什么事情,就是吃撑着了。
王妃就问卫士长:今儿大王出去吃什么了?卫士长就把黄豆的事说了一遍。王妃也吃过黄豆,知道不是中毒,心就放下了一半,就问医士:那这病怎么治疗啊?医士说:这病不用吃药,您替大王揉揉肚子就可以了。
王妃一听,这倒容易,挽起袖子跳上床就开始给哼哼唧唧的刘安揉开了。揉了不大工夫,就听见刘安的肚子咕噜咕噜直响,再揉一会,刘安那臭屁一个接一个就放开了,熏得满屋子的人跟中了煤气似的直晃荡,旁边的一个侍女赶紧把檀香匣子举起来,打开炉盖子就把那一盒子檀香全倒下去了,立刻那烟就起来了,屋里的人就没法呆了王妃第一个就蹿出去了,紧跟着大家也全出去了,都跑到花园做深呼吸去了。
刘安放了一串连环流星震雷屁,倒是舒服多了,人也清醒了,抬眼一看怎么人全没了?再一闻:恶,这屋里什么味儿啊,又是奇香又是奇臭还带着一屋子烟?他也坐不住了,也跑出去了,到庭院了深吸一口气:咦?今儿的空气怎么这么清新啊?
有读者就说了:你个机枪也太会扯了,敢情那刘安以前就没放过那种气啊?其实是您没明白,汉朝那时没椅子和板凳,大家都是跪坐,跪久了腰一塌,那俩大腿就抵住胃肠了,尤其刘安喜欢看书弹琴,跪坐的时间就更久了,你想那肠胃能蠕动得好吗?他今天这炒黄豆一吃,把那肠胃几十年潜藏的功力全激发出来了,还不跟洗肠似的好好清理一下啊!
刘安在花园溜达了两圈,王妃就过来跟刘安说了:折腾一天了,咱也该吃晚饭了,我给你做了好吃的,韭菜腌鸡蛋,咱们到餐厅吃饭去。刘安摇摇头:你去吧,我不饿。王妃一瞪眼:小样,爱吃不吃!老娘还不伺候了。小脸一耷拉,王妃自己走了。内侍就过来问:大王,要不咱再遛遛?刘安一摆手:去,把马桶拿来,本大王要蹲个马步,快点,本大王快憋不住了!
刘安摆好姿势坐在马桶上,左手拿着竹简右手拿着绸缎排了一会毒,觉得差不多了就用绸缎清理干净,刚站起来提裤子呢,就听到“扑通”一声,扭脸一看是那内侍一头撞地上了,刘安刚要弯腰去扶,马桶里那味儿差点没把他也熏一跟头,刘安扔了竹简就跑,心里说今天我是怎么了?
一宿无话,第二天早上刘安起来,内侍一见他就说:呦,大王,今儿您可嫩多了。刘安说:你当我是我媳妇在花园种的韭菜呢?什么嫩不嫩的。内侍赶紧捧上铜镜:不信大王您自己瞧!刘安对着镜子一看,还真是的,脸上那粉刺暗疮小痘痘全都没了!刘安这个高兴,嗬,精神头也有了,对着镜子就照开了,一边照一边还说:你说我咋就这漂亮呢?
看完这段,您想到什么词了吗?对了,就是臭美。现在您知道臭美是怎么来的了吧?对,就是打刘安那时传下来的。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