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6/junhel/
2008/09/15 | 淮南豆腐文化节
类别(我的家乡) | 评论(0) | 阅读(122) | 发表于 21:32

中秋节过后,9月15日,又引来新的一届淮南豆腐文化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节日气氛很是浓郁。

照例,市体育馆举办文化节大型晚会,请了许多国内演艺明星前来助兴,电视台现场直播。年年的盛会我却没有太大兴趣,情愿呆在家里。一方面性格所知不太爱凑热闹;另一方面对市政府每年的这种庆祝方式有些不以为然。文化节当年举办的初衷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么多年,虽然坚持下来,老实说,也让淮南的知名度在国内小有提高,但是借此发展经济的目标却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恐怕还是投资环境不能根本改善,套句东北话,光靠一时的“忽悠”是不行的。

不能说太多牢骚话,即使出发点好也不行!还是早点休息,明天准时参加全国淮南子研究学术年会吧。

2008/05/29 | 奥运圣火点燃激情
类别(我的家乡) | 评论(0) | 阅读(53) | 发表于 18:11

         “5.12”汶川大地震后,举国上下陷入一种深深的哀痛情绪之中,全力抗震救灾,义无反顾,举国上下呈现了空前的团结一致局面,体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勇敢坚强、沉着勇毅的品质。5月19日-21日的国难哀悼日更是让全国人民受到了精神的洗礼。

        同样的,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也是一个凝聚中华民族力量,体现国人团结,展现中华民族风貌的大好机会。尤其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更加突出的表达了中国人有决心、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心和信念。

       今天,奥运圣火在我的家——安徽省淮南市传递,我们学校也奉命组织学生参加,奥运圣火的传递仪式,从学生们的身上,我看到了青年学生的激情、忘我,他们是国家的主人,是的,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从他们的激情高呼中我看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自豪,看到了他们完全能够担负祖国和中华民族未来的期望。我情不自禁,激情涌动。

       我爱祖国,我爱家乡。这种感情平时只是在心灵深处,当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当国家需要我们奉献激情时,它迸发了。

2007/01/18 | 淮南的历史文化、旅游情况
类别(我的家乡) | 评论(0) | 阅读(170) | 发表于 11:33
境最东端位于上窑镇泉源村朱家大山与凤阳山交界处施家洼,最西

  端位于凤台县尚塘乡侯海孜以西与利辛县接壤处,东西长78公里;

  最南端位于唐山镇施家湖以南瓦埠湖水面,最北端位于茨淮新河主

  航道中心线凤台县与蒙城、利辛县交汇处,南北宽51公里。

  全市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1平方公里,凤台县面积1030平方公里(含毛集)。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

  名胜旅游

  淮南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及丰富的山水资源,在江淮地区独具特色。《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和部署。市旅游管理部门从组织建设、总体规划、资源开发、宣传促销、规范管理、人才培育等诸方面入手,树立经典意识,构筑精品工程,使淮南市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相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 ...
2007/01/18 | 淮南地区简介
类别(我的家乡) | 评论(0) | 阅读(322) | 发表于 11:30
淮南,一座横跨淮河两岸的城市,拥有淮河以北的凤台县、潘集区和淮河以南的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大通区,2121平方公里美丽富饶的土地。淮河,几千年来,不仅养育了淮南河两岸的人民,而且也托起了坐落在它岸边的古老城池,让这些城池在历史的长河里时隐时现。今天,这条河也将淮南与其他城市缠绕在一起,上游紧系着文化名城寿县,下游串连着淮上明珠蚌埠;东与凤阳、定远毗邻,南与长丰接壤。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之所以被称为“淮南”,是有历史渊源的:汉代开始在这里设置了淮南国,从汉代到两晋再到宋朝,这片土地先后经历了淮南郡、淮南道、淮南路等以“淮南”命名的建置。清末民初,这片土地上发现并开始采掘煤矿。1930年,国民政府在九龙岗设淮南煤矿局,发展成为淮南矿区,标志着现代“淮南”的开始。1949

...
2007/01/18 | 安徽淮南市历史沿革
类别(我的家乡) | 评论(0) | 阅读(185) | 发表于 11:28

出处: 中国淮南

夏商时期,市境属“淮夷”之地。西周分封诸侯,市境为州来子国所辖;春秋末期,诸侯纷争。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灭州来,市境属吴;随着楚国势力的扩张,位于淮河 上游的蔡国被迫几度迁都,求救于吴。为便于吴蔡的相互援助,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吴国帮助蔡国迁都于州来,改州来为下蔡。战国初期,周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市境属楚。战国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寿 春,改寿春为郢,市境成为楚国的京畿之地。楚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